查看原文
其他

是谁的后人,一个求援信息让中国各方面紧急动员起来|草地·全球战疫

朱涵、屈凌燕等 新华每日电讯 2020-10-26

80多年前,他收留和拯救了约25万中国人,如今,他的国家遇到了困难,他的后人最先想到向中国紧急求援……

首发:“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ID:xhmrdxwx)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朱涵、屈凌燕、任珂、蒋芳

 

近段时间,从南京、浙江等地发出的一批指定药品、防护服、口罩等物资陆续抵达德国,第一时间紧急转送至德国海德堡市一位名叫托马斯·拉贝的医生及其所在医院。


托马斯·拉贝是约翰·拉贝的后人。截至5月11日,德国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已逾17万人。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他最先想到向中国紧急求援。他说:“相信中国人民一定会帮助我们。”


拉贝,是中国人无法忘却的一个名字。


80多年前,约翰·拉贝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与多位国际友人奔走,组建“南京安全区”,收留和拯救了约25万中国人。


80多年来,这份守望相助的情谊始终牵动着两国人民。正如中国发往德国的捐赠物资上的一句德国谚语:“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待我以诚,岂敢相负


4月21日,南京的药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单位捐赠的指定药品、防护服、口罩等医疗物资,由中国驻德大使馆从柏林专程驱车700公里,送到了德国海德堡市政府、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和托马斯·拉贝手上。


4月21日,在德国西南部城市海德堡,托马斯·拉贝(左一)与海德堡市政府代表(左二)接受中国捐赠的防疫物资。新华社发(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供图)


“抗疫物资包装箱上以紫金草和和平鸽为底纹,醒目处印着一句歌德的名句‘生活之树常青’。这是德国的一句名言,在中国和德国都有非常高的知名度,旁边还盖有一枚拉贝先生曾使用过的印章,有‘福祉长隆’四个字。这些文字和图案,默默传递一种健康的祝福,也表达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意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


3月中旬,就在中国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之时,病毒开始在欧洲蔓延。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接到一通来自海德堡的电话。海德堡大学医学院的托马斯·拉贝大夫提请中方为他所在的医院、他本人及家人提供一种中国目前正在生产的药物。

“我们跟这位大夫其实平时是有联系的,我知道他是约翰·拉贝的孙子。”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在一次视频讲话中说。


约翰·拉贝曾是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代表。他以亲身经历记录下的《拉贝日记》,揭露了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的铁证,也是近年来中德两国历史题材歌剧、电影、书籍的重要灵感来源、史实依据。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和中国多个部门、机构以及企业立即行动起来。最早接到物资资源请求的是浙江海正药业,这是中国唯一生产“法维拉韦”(原名“法匹拉韦”)的抗疫药物的企业。2月17日,浙江海正药业宣布“法维拉韦”获批上市,这种药是疫情期间我国第一个获批上市的对新冠肺炎具有潜在疗效的药物。


“接到求助后,我们一致决定将抗疫药品免费捐赠给拉贝的后人。”海正药业销售部负责人李岳说,托马斯·拉贝的需求是10人份,企业提供了40盒,可以满足20至40人的用药量,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人。他们在包装里配上了英文药品说明书和国内临床使用的数据和经验,以供德国方面参考。


最大的困难发生在运输环节。“疫情特殊时期,快递拒收,没有办法邮寄。我们就想试试能不能‘人肉’送到德国,也没能实现。因为运输困难耽误了一周时间。”李岳说,就在企业着急的时候,中国驻德大使馆联系上了汉莎货运,在工信部、浙江省政府等各部门帮助协调下,药品搭乘一趟从上海直飞德国的班机,很快交到了托马斯·拉贝医生手上。


得知这一情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也紧急行动起来,通过南京市卫健委有关部门,在药品招标平台上找到了一家生产磷酸氯喹片的企业——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紧急求购一种名为磷酸氯喹片的药物。


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负责人告诉记者,磷酸氯喹片是用于治疗疟疾的“老药”,在临床上已有70多年的使用历史,但随着消除疟疾这种药很久不生产,早已没有库存了。“4月2日,我们得到求助信息,但江苏一片药都找不到,就第一时间请示广州总部,总部领导高度重视,当天就调集了600片磷酸氯喹片快递到南京,捐献给了纪念馆。”


同样紧急调配药品的还有江苏柯菲平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秦引林说:“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他们家对南京城有大恩!”他第一时间联系同行,辗转从上海一家药企购得600瓶药品并全部捐赠,按新冠肺炎疗程所需药品计算,目前筹措的至少可救治1500人。


 “越是在这个困难的时候,越是能够体现我们是一个感恩的民族。”吴恳说。

 

拉贝是谁


拉贝后人向中国求援的消息在网络上传开后,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许多网友回忆起自己阅读《拉贝日记》时的感受:“因为内容太残酷了,全程含着泪看完。”“拉贝先生为保护南京平民百姓做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值得被尊敬、被感激、被永远缅怀……”



约翰·拉贝1882年出生于德国汉堡。1908年,26岁的约翰·拉贝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之后受聘为德国西门子公司雇员,曾在北京、天津、南京等多地工作生活。拉贝和他的家人在中国生活了将近30年,子女和外孙女都出生在这里。


在德国前驻华大使埃尔温·维克特眼中,约翰·拉贝是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老中国通,说一口纯正的英语,虽不会说中国话,却用洋泾浜英语和中国人交谈,还能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约翰·拉贝理解中国人,也欣赏和热爱中国人。


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前夕,拉贝和十几位外国传教士、教授、医生、商人等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并担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方圆3.86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共建立了25个难民收容所。约翰·拉贝在南京的住所和办公地广州路小粉桥1号,成了收容难民的25个地点之一。


2019年7月9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人们观看歌剧《拉贝日记》。该歌剧讲述了拉贝等国际友人在二战中挽救中国民众生命的故事。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他和一些国际友人在当时极其危险艰难的战争环境中,四处奔走呼号,奋不顾身地抗议和尽其所能地阻止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疯狂施暴。


在南京沦陷后人间地狱一般的日子里,他的住宅及办公地收留了近600名难民。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他拯救了25万中国人的生命。


他在他的日记和其他文字中记述了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一桩桩令人发指的暴行,成为近年发现的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在写日记的同时,拉贝还精心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并对这些照片作了翔实的说明。


电影《拉贝日记》海报


《拉贝日记》是对侵华日军制造这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的血泪控诉,是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犯下的严重罪行的有力证词。拉贝作为一个德国商人,以他的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精神在中国参与了反对日本法西斯暴行的斗争,对中国人民给予了极其可贵的援助。


“……目睹这些情景是不会有好心情的。我要亲眼看到这些残暴行径,以便我将来能作为目击证人把这些说出来……我丝毫不后悔留了下来,因为我的存在拯救了许多人的性命。但尽管如此,我仍然感到极端的难受!”拉贝写道。

 

情谊跨越山海


1938年2月,约翰·拉贝收到了德国方面的通知,要求他必须关闭南京办事处,回到德国。


在临行前的一次发言中,拉贝说:“不得不离开南京使我深感遗憾。我真希望我能留下来和你们一道继续工作,但我的洋行召我回到欧洲去。然而,我希望还会回来,将来在这里再见到你们。”


1938年4月,约翰·拉贝回到德国。之后,他连续举行报告会,向德国当局呈送书面报告,继续对日军在南京的罪恶进行揭露,却遭到迫害。在受到德国警察盖世太保的讯问和警告之后,他仍然暗暗地细心整理自己的日记和有关资料,将这些历史记录留给后人。二战结束后,他又因纳粹身份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拉贝的处境传到了中国,那些曾经被拉贝救助过的人们纷纷慷慨解囊,竭尽全力回报。他们集体募捐了1亿元,换成2000美元寄到德国,还节衣缩食买来奶粉、香肠等食品,通过各种渠道送到拉贝手中。这些钱和食品,支撑拉贝家庭走过最困难的岁月。


1950年1月5日,拉贝病故。2020年1月5日,约翰·拉贝去世70周年当天,数十名中德友人在拉贝墓前摆满鲜花和蜡烛,拜访他生前最后的居所,举办了一场小型的追思会。


1月5日,在德国柏林西郊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墓园,西门子公司职员托马斯·旺格勒将一枝鲜花放在拉贝墓前。新华社记者 任珂 摄


拉贝葬在柏林西郊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墓园。墓碑左半侧稍凸起,碑面呈N型,代表南京英文名字的首字母。墓碑部分材料用的是南京特产雨花石。每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拉贝诞辰或逝世的日子,都会有一些华人华侨和德国人来到他的墓前献花,


1996年12月,尘封近60年的《拉贝日记》由拉贝的外孙女莱因哈特夫人奉献给了世人,这本长达2000多页的日记被誉为中国版的“辛德勒名单”。


拉贝在南京的故居经过考证确定,建成了纪念馆,当年拯救的难民将他称为“南京好人”“活菩萨”。


80多年来,中国没有忘记拉贝。中国人民纪念拉贝,是因为他对生命有大爱、对和平有追求。

 

80多年的互助接力仍在延续


截至目前,德国新冠肺炎疫情累计确诊病例已逾17万人。柏林确诊人数超过6000人,海德堡所属的位于德国南部的巴登—符腾堡州确诊人数超过3.4万人。由于德国医疗物资严重缺乏,驻德国使馆每天都会接到德国各界大量求助电话和邮件,希望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中方也尽己所能,通过政府援助、企业采购和民间捐赠等多个渠道向德国“献血”。


从南京、上海、武汉多地发出的防疫物资、医疗物资陆续运抵德国,钟南山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等中国专家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向包括德国在内的多国分享诊疗方案及医护人员防护经验。


一家中国企业向德国捐赠的口罩,包装箱上印有德国谚语:“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德国斯图加特的麻醉科医生施小璐参与了微医全球抗疫平台开设的德国专场交流会后说,随着疫情的扩散,德国的医生越来越希望得到关于收治病人的全程信息,如何检测病毒、如何用药用呼吸机、如何在尽可能少的采血量中选最有意义的指标送检、如何有效地进行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等等。


“德国乃至欧洲也有不少医学机构在上周组织了线上会议,交流欧洲各国的治疗经验。我们此前与意大利和奥地利的医生交流时,他们都提到中国医生在治疗经验上细致、详尽地分享,并对此非常感谢。” 施小璐说。


在全球战“疫”的特殊时刻,中国人用行动阐释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一东方理念,这场跨越80多年的互助接力,也印证了西谚所说的“患难中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托马斯·拉贝收到中国捐赠的物资后,激动地说:“在这个疫情肆虐的特殊时刻,来自中国的馈赠让我再一次深刻认识到,中国人民从来不会忘记向朋友施以援手。我向中国政府和人民、向南京市人民政府、向中国使馆表达最诚挚的感谢。”


他说:“我的家族传承着对中国和中国人民诚挚的爱,我的祖父深爱着南京市和南京人民,他一生中最崇高的使命与南京这座城市紧紧相连。我的父亲出生于北京,会讲一口流利的中文。我本人虽然不会讲中文,但一直在医学专业和近代史研究两个领域与中国同行们保持着密切联系。我的孩子们也十分珍视与中国的友谊,相信对中国的爱将会在家族中代代相传。”


目前,德国疫情发展逐渐进入平台期。德国联邦与各州政府5月6日达成进一步放松疫情限制措施的新协议。协议规定,民众可与家庭成员以外的人员接触,所有商店在卫生、限流等条件下可重新开放,医院、养老院等机构在无确诊病例情况下可接受指定人员探视,允许开展户外休闲体育活动。各州可按各自情况,争取安排暑假前返校复课,恢复餐饮住宿等经营,逐步开放各类休闲娱乐场所。此外,协议还规定,公共场合保持1.5米社交距离及在部分场所佩戴口罩的规定将至少持续至6月5日。一旦出现地区性疫情暴发,当地必须迅速启动限制措施。8月31日前仍禁止举办节庆、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


与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家相比,德国的死亡率更低,不到3.8%。


据介绍,究其原因,首先,德国很早得到预警,在新冠肺炎疫情到达欧洲之前几周便着手准备,并很快开发出检测试剂,政府还及时开始采购抗疫物资。其次,德国很早便对疑似病例进行检测,发现患者,有效控制了需要辅助呼吸的重症患者数量。从医疗保障能力看,相对于人口而言,德国的医生、床位和呼吸机数量在全球处于较高水平。


据统计,德国有约2.8万个重症病房,配有2.5万台呼吸机。德国还在3月下旬出台大规模经济纾困计划,政府还为医院提供超过30亿欧元的援助资金,补贴医院扩大对重症监护病房的投资。


德国科学院在4月3日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广泛佩戴口罩、扩大检测能力及数据追踪疫情将成为德国进一步遏制新冠疫情、恢复正常社会生活的关键。


海德堡市长代表在收到中国捐赠物资后说,该市目前抗疫物资紧缺,中方此举堪比雪中送炭。市政府将尽快把物资配发给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做到物尽其用。她说,同心协力是人类战胜病毒的最有力武器。病毒和距离没有将中德两国隔开,这次跨越万里之遥的爱心传递,生动诠释了南京与海德堡、中国与德国守望相助、同心抗疫的宝贵精神。


本文参考资料:《拉贝日记》、中国驻德大使馆公众号


说人解史|国际护士节,当“第一个护士”遇上“第一个战地记者”

说人解史|70年前,海南全岛解放:木船是如何打败军舰的?

说人解史|五十载后犹巡天:揭秘“东方红一号”决策研发背后的故事

草地周刊|河南巩义发现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不排除是黄帝时代都邑所在

草地周刊|明史大家南炳文:冷坐“板凳”一甲子,为留“信史”在人间

草地周刊|世界读书日,9位作家各荐了一本书

神州风物|汉武帝赐名,李白诗赞,救援唐山大地震……“天马”再续传奇

神州风物|长城外边也是故乡:追寻红山文化足迹,探源中华文明

草地·访谈|南炳文:做功利上不讨好、学术上意义大的事

草地·访谈|贾樟柯:疫情冲击电影产业,创作上或将孕育新的浪潮


监制:姜锦铭 | 责编:刘小草、李牧鸣 | 校对:饶小阳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